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9-11-11
来源:
序号 |
姓名 |
任职学校、职称 |
来访时间 |
讲座题目或访学项目 |
1 |
黄子平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 |
2015.03.18 |
“沈从文八讲”之第一讲——沈从文的意义 |
2 |
梁晓虹 |
日本南山大学教授 |
2015.03.25 |
佛教与汉语史研究——以日本资料为中心 |
3 |
黄子平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 |
2015.04.01 |
“沈从文八讲”之第二讲——湘西世界 |
4 |
大卫·贾斯柏(david jasper)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 |
2015.04.10 |
文本的诠释——文本与读者:信仰和怀疑 |
5 |
大卫·贾斯柏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 |
2015.04.13 |
西方的传统阅读:希腊人和圣经 |
6 |
黄子平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 |
2015.04.15 |
“沈从文八讲”之第三讲——原始情欲 |
7 |
大卫·贾斯柏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 |
2015.04.17 |
西方20世纪和语言危机 |
8 |
大卫·贾斯柏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 |
2015.04.24 |
阅读行为——西方与东方:道和理性 |
9 |
黄子平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 |
2015.05.06 |
“沈从文八讲”之第四讲——一个乡下人在城里 |
10 |
莫妮卡·劳力曾(monica lauritzen) |
瑞典著名传记文学作家 |
2015.05.11 |
文学传记的艺术 |
11 |
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 |
瑞典学院终身院士 |
2015.05.12 |
国际现代主义和本土传统的会面 |
12 |
黄子平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 |
2015.05.13 |
“沈从文八讲”之第五讲——抒情的诗学 |
13 |
黄子平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 |
2015.05.27 |
“沈从文八讲”之第六讲——狂言呓语 |
14 |
丹尼尔·威廉姆斯(daniel williams) |
美国贝勒大学教授 |
2015.06.01 |
逻各斯简史 |
15 |
黄南松 |
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 |
2015.06.08 |
chinese teaching at us universities |
16 |
黄南松 |
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 |
2015.06.09 |
world-readiness standards, curriculum design&implementation |
17 |
黄子平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 |
2015.06.10 |
“沈从文八讲”之第七讲——章服之实 |
18 |
贝罗贝(alain peyraube) |
法国国家科学院教授 |
2015.06.10 |
汉语句法与语义演变:类推,重新分析,外借 |
19 |
黄南松 |
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 |
2015.06.15 |
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ral proficiency |
20 |
黄南松 |
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 |
2015.06.16 |
grammar research & grammar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21 |
曾永义 |
台湾世新大学讲座教授 |
2015.06.16 |
“散曲、戏曲流派说”之溯源、建构与检讨 |
22 |
薄国强(roland boer) |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研究教授 |
2015.06.16 |
爱之伤: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爱” |
23 |
黄南松 |
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 |
2015.06.18 |
reanalysis of chinese verb reduplication |
24 |
商伟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
2015.06.23 |
《野叟曝言》的欧罗巴想象与儒家宗教征服 |
25 |
黄子平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 |
2015.06.24 |
“沈从文八讲”之第八讲——沈从文的接受史 |
26 |
高利克(marian galik) |
斯洛伐克国家科学院教授 |
2015.10.19 |
思考1980年后的世界文学、圣经以及中国 |
27 |
大卫·贾斯柏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 |
2015.10.19 |
一位西方神学家对汉语基督教神学发展的思考 |
28 |
司马懿(chloë starr) |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
2015.10.19 |
解读汉语基督教神学:汉学、神学还是国学? |
29 |
罗流沙(alexey rodionov) |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教授 |
2015.10.19 |
孔子学院对21世纪汉学发展会有何作用? |
30 |
曹伯义(carsten b. thøgersen) |
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 |
2015.10.19 |
软实力——一种日落现象? |
31 |
张隆溪 |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
2015.10.19 |
汉学与中国学术:为了知识的整合 |
32 |
罗伯特·恰德(robert chard) |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 |
2015.10.20 |
西方的汉学家何谓?我们在此何为? |
33 |
培高德(cord eberspacher) |
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教授 |
2015.10.20 |
理解汉语:作为德国汉学先驱者的翻译与翻译家们 |
34 |
柯马丁(martin kern)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
2015.10.20 |
上古中国与21世纪汉学:回顾与展望 |
35 |
马可林(colin mackerras) |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教授 |
2015.10.20 |
21世纪早期西方汉学潮流 |
36 |
欧凯(bülent okay) |
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教授 |
2015.10.20 |
土耳其汉学研究之未来展望 |
37 |
李夏德(richard trappl) |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 |
2015.10.20 |
21世纪的汉学:挑战与责任 |
38 |
韦宁(ralph weber) |
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 |
2015.10.20 |
欧洲的全球研究与汉学 |
39 |
刈间文俊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5.10.29 |
中国影视里的日本形象演变 |
40 |
乔治·斯特林(gregory e. sterling) |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
2015.11.04 |
德行的限度 |
41 |
松江崇 |
日本北海道大学副教授 |
2015.11.27 |
试谈唐五代的两类量词及其语义功能的差异 |
42 |
科尔姆•托宾 |
爱尔兰著名作家 |
2015.12.14 |
文学的伤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