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4-06-16
来源:文艺理论教研室
陈传才(1936.11—2018.12.31 ),男,汉族,广东普宁市人。
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方面的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入职人民大学中文系, 曾担任中文系主任(1990.9-1993.1),2002年退休, 2018年去世,享年82岁。
1961年陈传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留校任教,长期在中文系从事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担任中文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评审专家、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荣誉理事及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陈传才在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均有突出成就,这也使得他成为中文系文艺学学科及其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带头人之一。他先后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2部,主编大型类书和丛书两套12本,并在全国重要报刊杂志发表论文96篇。作为中文系的教授,在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时他兢兢业业,所著多部教材凝聚为其重要的教学成果。其中《文艺理论新编》(1994)教材影响较大,该书从文学活动的语言、审美、文化、人学诸维度,阐述了文学的特性、价值、功能系统及其演化发展规律,富有理论的创新性。而后出版的《文学理论新编(修订本)》(1999),作为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推荐的“十五”重点教材,在原有基础上突出文学理论的当代性与民族特色,贴近当今文学的变革发展,该教材也获教育部 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因其教学成就突出,1992年陈传才被学校研究生院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同时,陈传才在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的研究方面更开拓了一片广大的天地,赢得了很好的学术声誉。其代 表性著作《艺术本质特征新论》(1986)、《文艺创作70讲》(199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994)、《当代审美实践文学论》 (2002)等,分别对文学创作(生产)与欣赏(消费)的变化及文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等深层性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代表性论文《也谈文学的人道主义问题》(1982)、《略论批判、继承古典文学遗产的几个问题》(1980),被辑入《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1982)》。专著《文艺学百年》 (1999),在现代性历史脉络中清晰梳理各种理论思潮的互动与纠结的复杂关系,被北京市社科联和北京出版社确定为“中国学术百年”大型丛书之一种。《中 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2001),因其对当代文学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嬗变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受到了学界的好评。《当代文学的生存境况与发展前景》(2002),先后为《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基于对文艺理论的卓著贡献,2004年陈传才荣获首属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艺理论突出贡献奖”。
教育背景
1957年8月-1961年7月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工作经历
(1)1961年毕业留校,任中文系助教、系主任助理兼文研班教学秘书;
(2)1969年11月-1972年3月至江西余江县人大“五七”干校劳动锻炼;
(3)1972年4月-1979年3月下放安徽工作,任中共马鞍山市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长;
(4)1979年4月调回人大,先后任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务;
(5)2002年2月退休。
研究方向
(1)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
(2)中国文化与古代文论转型
教授课程
(1)文学概论
(2)文艺美学
(3)文艺批评鉴赏
(4)文学基本范畴研究
(5)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6)艺术本质特征研究
(7)转型期文艺思潮研究
(8)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
重要获奖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主编)获中国图书奖提名奖(1997)
(2)《文艺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方向》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
(3)《文学理论新编》,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
(4)获首届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艺理论突出贡献奖"(2004)
主要学术兼职
(1)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评审专家
(3)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4)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荣誉理事
(5)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性论文
(1)《文学应当干预生活》(合著),《人民日报》1997年9月11日
(2)《也论文学创作的人道主义问题一一与〈论当代文学创作的人道主义潮流〉一文商榷》(合著),(文学评论》1982第1期
(3)《对文学基本理论观念的更新的思考》,《中州学刊》1986第2期
(4)《当代意识与文学创作的发展一一新时期小说创作管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第1期
(5)《中国国情与文艺变革一一一兼论当代中国文艺的特质与走向》,《文艺争鸣》1988第5期
(6)《略论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变革》,《商洛师专学报》1988年第6期
(7)《浅谈创作中意识与无意识》,《光明日报》,1988年7月21诶
(8)《通向文艺新建构的必由之路一一文艺四十年的回顾与前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第5期
(9)《文艺本体论论纲》,《理论与创作》1990第1期
(10)《对个体本位主义文学主体论的辨析》,《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第1期
(11)《马克思主义与艺术主体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第2期
(1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著作概述》,《中国出版》1991第7期
(13)《试论〈讲话〉的理论生命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第3期
(14)《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第6期
(15)《论世纪之交文学的嬗变与走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第3期
(16)《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悖立与互补》,《文艺研究》1996第1期
(17)《从百年文论史得到的启示一一关于文学价值取向与观念嬗变的审思》,《文艺研究》1997第2期
(18)《走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创新之路一一新时期文学思潮嬗变的宏观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第2期
(19)《〈文学价值论〉简评》,《文学评论》1998第3期
(20)《现代文学价值理论建构初探》,《文学前沿》1999第1期
(21)《文艺理论:面向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第6期
(22)《建构多维视野的文学批评一一一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点的理论生命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第6期
(23)《当代文化转型与文艺学的重构一一关于当代文艺学建设的思考》,《文艺争鸣》2003第3期
(24)《当代文论创新、拓展的必由之路一一略论唯物辩证法方法论体系的指导意义》,《山西师大学报》2c03第4期
(25)《坚守与拓展一一一关于文学意义与价值问题的再思考》,《汕头大学学报》2006第3期
(26)《文学批评理论教材建设的崭新成果》,《中国图书评论》2007第9期
(27)《对古文论深层意蕴的有益探索一一简评袁济喜的〈中国古代文论精神〉》,《中国文化研究》2008第1期
(28)《论文学的精神价值诉求》,《当代文坛》2008第2期
主要专著
(1)《艺术本质特征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2)《文艺创作70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3)《文学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5)《文艺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
(6)《文学理论新编(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当代审美实践文学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9)《当代文艺理论探寻录》(自选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科研项目
(1)国家教委“七五”社科项目《文学的基本范畴、体系研究》
(2)北京市“八五”社科重点课题《新时期文艺理论思潮研究》
(3)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项目《文艺理论》(修订本)
(4)北京市社科理论出版基金办公室赞助出版的项目《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论》
专访中文系著名学者陈传才教授
发布时间:2010/3/12
来源:
故都 的 秋
——访中文系著名学者陈传才教授
采访:郑光义 佟郡 史秋爽
故都的秋,阳光慈爱地挥洒向每个角落,繁华喧嚣而又静谧幽然。在这样一个明媚而又深沉的初秋,我们来到陈传才老教授的家,来倾听这位治学一生的著名学者的峥嵘岁月。
“在我的学生时代,有两件事仍然记忆犹新。”1959年底,陈教授正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中,他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践论观点分析了当时农村出现的浮夸风,“结果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右倾’,反而把报纸上报道调查研究浮夸之风的文章介绍给我看,使我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了进一步认识。”之后陈教授经过更深入的思考,并与另一位同学合作写出了《求是与探索精神》一文,此文一经投稿便被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上。陈教授感慨地说:“那时已经在反‘右倾’了,而人大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批评我右倾主义,而且认为我这样一个青年学生写出这样的文章是值得鼓励的。”另一件事发生在1958年夏到1959年秋,当时文化教育界正处在批判所谓资产阶级观点的高潮,一些人发表文章批判巴金小说缺乏真实性,并带有无政府主义思想。作为巴金作品的忠实读者,陈教授无法接受这种对巴金小说的全盘否定的观点。早在中学时代,陈教授就阅读了五四以来诸位名家的作品,而此时,陈教授再一次仔细阅读研究了巴金的《家》《春》《秋》等代表作。“那时,白天要劳动,我就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冬天的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我把火炉拢上,就在那里读书。”终于,陈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史学的观点分析研究,先后写成了《略谈巴金作品的真实性与局限性》《也谈巴金作品的真实性问题》等论著,并分别发表在《读书杂志》《文学知识》上。“这些小小的成就得益于人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也与当时中文系的老师们(何洛、汪金丁、赵澧、冯其庸、吴文治、郑国铨、林志浩、丁浦、余飘等)对我的鼓励和指导密不可分。是这些恩师使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迈出了文学理论批评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