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21-09-29
来源:
2021年9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icsat,简称“文本中心”)主办的“司马迁与《史记》”海外汉学家早期经典系列讲座拉开帷幕,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语言文学系荣休教授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以“司马迁与《陈涉世家》:《史记》翻译刍议”为主题进行第一、二讲。讲座由文本中心中方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徐建委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余建平助理教授联合主持。
倪豪士教授系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汉学期刊《中国文学》(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创刊编辑,一生致力于《史记》、杜诗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主要代表作品有《印第安纳中国古代文学指南》(2卷)、英文版《史记》(9卷)等。两场讲座聚焦《史记·陈涉世家》,采用讲座与研讨结合形式,引导学生仔细思考《史记》在英译时会面对的问题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选择背后蕴藏的复杂情况。
倪豪士教授在第一讲首先介绍了《史记》的体例、流传、版本、材料来源、材料的使用方法等基本情况,并精炼概述了历代《史记》注本及中外《史记》译本情况。之后以《陈涉世家》篇首为例,介绍了自己所带领的团队在《史记》翻译工程中面对翻译难点时的处理方法。倪豪士教授的团队定期讨论,强调严谨严肃的治学态度,力求正确理解原文词语的同时找到合乎当下时代语言特色的英语表达,同时鼓励团队成员彼此聆听,用注解的方式标注各个朝代和译者的不同意见。
第一次讲座后倪豪士教授给参加翻译实践的六个小组布置了翻译任务并在第二次讲座前详细批阅了各个小组的翻译文本。在第二讲中,各个小组结合倪豪士教授的批注,简要展示本组的翻译成果,并就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与其他各组讨论。比如“张楚”二字,传统意义上有“复兴楚”和“新的国名”两种解释(后者显然对陈涉而言具有特别意义),译为“extending chu”是否合适?有趣的是,后文既有“大楚兴,陈胜王”之语,那为何陈涉自立时不号“大楚”而曰“张楚”?为此还有与会者徵引了《尔雅》(《释诂》云“张,大也”)中的解释作为阐释依据。此类问题,不仅在研讨会上争相迸发,更是延伸到了聊天框、微信群的讨论。倪豪士教授仔细聆听每一位与会者的意见,既有赞同,也有商榷,并多次提醒我们,“倾听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式”。
讲座吸引了来自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慕尼黑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兰州大学等海内外高校70余人的研讨申请,现场聆听者人数更多。
本次讲座是文本中心2021年秋季学期“司马迁与《史记》”系列讲座的开篇,后续每月将有两位海外《史记》研究专家为大家带来精彩讲座,详情请关注文本中心尊龙最新版官网:。
文:谢久胜、张林宇
图:沈佳楠、谢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