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8-12-25
来源:


报告人:郭  熙  教授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点评人:陈前瑞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主持人:郑梦娟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时  间:2018年12月28日(周五)14:30—16:30

地  点:文学院二层会议室

主  题:从“巴扎”说起

从“巴扎”一词出发,结合各地华语中的“巴刹”“斤”“还”等,讨论海外华语作为视角对观察研究汉语语言事实的作用。

东南亚华语中有“巴刹”,新疆等汉语方言中有“巴扎”,历史文献中也有“把咱”“把栅儿”等。它们通过不同的语言借入,但源头都是波斯语。数百年来,这个波斯语名词经由多种渠道不断扩散,在多种语言里“落地生根”(英语:bazar/bazaar;日语:バザール;法语:bazar;韩语:바자회,马来语pasar,印尼语bazar)。它在不同语言里生存时都需要调适,形成自己的形式,甚至衍生出自己的意义。它进入不同地区的华语,而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语音和所指也有一定的差异。东南亚华语中的“干巴刹”“湿巴刹”则更表现出华语的极强的派生能力。有趣的是这类词语在核心区华语中却遭遇了“抵抗”。“巴刹”类的行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给我们观察语言文化传播带来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而不同走向的语言实例并不止“巴刹”,像“斤”的实际值,“还”的支付义等等,都给我们认识语言文化传播留下了宝贵资料,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搜集记录分析它们。

在“古方普”的基础上,把海外华语作为一种观察视角,对语言研究具有方法上的意义。

报告人简介:


郭熙,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生活要况》主编,《语言战略研究》执行主编。

曾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华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丹喀土穆大学客座教授、汉语系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教授,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访问教授,香港教育学院访问学人,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客座教授。

著有《中国社会语言学》《华语研究录》《语言与语言应用论稿》,主编《华文教学概论》《当代语言生活》《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生活要况》《全球华语研究文献选编》《华文教学研究丛书》《中文(初中版)》等,参与主编《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同义成语词典》,在《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世界汉语教学》等杂志发表语言学、语言教学论文一百三十余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