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4-06-11
来源:古代汉语,朱冠明

内容提要

现代语法学从《马氏文通》便开始了对表达情态意义的汉语助动词的研究,但总的来说这一类动词的研究显得薄弱,明确把情态作为一个语法范畴而进行的研究更为少见。本书以《摩诃僧祇律》中的情态动词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中古汉语情态动词的语义类型及其发展演变进行描写和分析。

第一章是绪论。第一节介绍了《僧祇律》及其语言研究价值。第二节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介绍lyons和palmer等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对情态这一语法范畴的相关研究,结合汉语实际情况,认为汉语中情态范畴的核心成员是具有共同的形式特征的情态动词(即通常所说的助动词中表达情态意义的部分)。情态动词可分为动力情态、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三大类,而从表义的程度上可分为“可能性”、“盖然性”和“必然性”三个等级。中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在确定方法上不尽相同,本节提出了确认《僧祇律》中的情态动词的方法。

第二章从共时角度对《僧祇律》中所出现的18个单音情态动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和分析。以上述理论背景为基础,按“可能性”、“盖然性”和“必然性”的类别对每个情态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同时还将《僧祇律》中的情态动词与它们在中古其他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主要讨论其他文献中有而《僧祇律》中无的意义及用法。连用是中古汉语情态动词用法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本章还以《僧祇律》中的连用形式为基础,分析了中古情态动词的连用情况,并与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连用进行对比,探讨其中的规律。

第三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情态动词的发展演变情况。汉语单音情态动词大多是多义词,本章第一节主要讨论单音情态动词语义发展的机制,以“能”和“须”的发展为例,论述了汉语单音情态动词发展的主要机制是转喻和隐喻;此外国外学者提出的其他一些语义发展(语法化)机制也对汉语情态动词有或多或少的解释力。第二、三两节分别探讨了“可以”和“必须”两个情态动词的形成和发展,论证“可以”有两个来源,即“可 以介”和“可 以连”;提出了判定“必须”成词的标准,认为“必须”当在唐初凝固成双音词。第四节对现代汉语其他常用的双音情态动词的形成过程作了简单的考察,包括“能够”、“可能”、“应当/应该”、“一定”等,在此基础上认为汉语双音情态动词没有表现出如同单音情态动词的由一类情态意义向另一类情态意义发展的语言共性。

最后是对全书的总结。
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摩诃僧祇律》及其语料价值

  1.1 《摩诃僧祇律》及其译者简介

  1.2 《摩诃僧祇律》的语料价值

 第二节 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

  2.1 情态意义及作为语法范畴的情态

  2.2 情态动词的语义类型

  2.3 汉语情态动词范围的确定

  2.4 汉语情态动词的语义类别

  2.5 《摩诃僧祇律》中的情态动词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第二章 共时篇

 引言

 第一节 《摩诃僧祇律》中表可能性的情态动词

  1.1 能

  1.2 得

  1.3 可

  1.4 足

  1.5 堪、容、中

  1.6 小结

 第二节 《摩诃僧祇律》中表盖然性的情态动词

  2.1 应

  2.2 当

  2.3 宜

  2.4 小结

 第三节 《摩诃僧祇律》中表必然性的情态动词

  3.1 必、须、要

  3.2 小结

 第四节 《摩诃僧祇律》中主语指向意愿类情态动词

  4.1 欲、愿、乐、肯、敢

  4.2 小结

 附 《摩诃僧祇律》情态动词总表

 第五节 中古情态动词的连用及其规律

  5.0 引言

  5.1 《摩诃僧祇律》及其他中古文献所见情态动词连用形式

  5.2 中古情态动词连用形式的类别

  5.3 中古情态动词连用的规律

  5.4 中古情态动词连用形式的发展

  附 中古情态动词连用总图

第三章 历时篇

 引言

 第一节 汉语单音情态动词语义发展的机制

  1.1 情态动词的多义性

  1.2 隐喻、转喻和推论

  1.3 单音情态动词语义发展机制——以“能”、“须”为例

  1.4 其他语法化机制与汉语单音情态动词的发展

 第二节 情态动词“可以”的形成和发展

  2.0 引言

  2.1 “可以”的单一来源说及其问题

  2.2 “以”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的用法

  2.3 “可”和“可以”句法功能的差异

  2.4 “以”、“而”连接情态动词与主要动词的条件

  2.5 “可 以”的成词过程

  2.6 “可”和“可以”功能的扩展

  2.7 问题的解释

 第三节 情态动词“必须”的形成和发展

  3.0 引言

  3.1 “必”“须”连用的类型

  3.2 情态动词“须”的产生

  3.3 情态动词“必须”的形成

  3.4 认识情态类“必须”的产生和消失

  3.5 结语

 第四节 现代汉语双音情态动词的形成

  4.0 引言

  4.1 情态动词“能够”的形成

  4.2 情态动词“可能”的形成

  4.3 情态动词“应当/应该”的形成

  4.4 情态动词“一定”的形成

  4.5 汉语双音情态动词形成的途径及语义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引用书目

附录1 早期佛经中的口语成分([荷兰]许理和 著)

附录2 《贤愚经》的原典语言([美]梅维恒 著)

后记

真叫人高兴:朱冠明费时八年完成的一部著作《摩诃僧祇律情态动词研究》终于在今年问世了。

早在2000年,冠明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佛经语言研究已是一大热门,而汉语情态词及其历史的研究却显得比较冷落。他想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选题。于是他率先吸取西方语言学界关于情态意义、情态类型等的研究成果,来为自己研究《僧祇律》这部佛教戒律文献里的情态词探幽照明。经过两年的努力,写成博士学位论文《摩诃僧祇律情态动词研究》,博得评阅人及答辩委员的一致好评。此后六年间,他依然时时关注着这篇博士学位论文的优化工作。他陆陆续续地将论文大多数章节经过加工修改后,逐一送到专业刊物上发表,近来又根据同行的反馈意见进行统一修订整理,以便付梓。从这成书的全过程中,我“读”出他的闯劲、他的钻劲和他的韧劲。

这是一部用力甚勤,多有发明的著作,非率尔操觚者所能比拟。

书中有突破学术界一般见识的看法,比如当时汉语学界通常将助动词分为表可能、表应当、表意愿等类,而本书则从两个维度着手,从“种类”上分为“动力”、“道义”、“认识”三个类别,从“程度”上分为“可能”、“盖然”、“必然”三个级别。立论严谨,自成一家之言。

书中有突破自己局限的精彩文字。如博士学位论文讨论“该”的来源时,曾把一时无法将“该”的“具备、包括、拥有”义到“应该”义这一引申过程描写清楚,视为“遗憾”,而在本书中,这“遗憾”已经没有了,冠明通过新发现的唐宋间“该”的一些用例,已把“该”的引申过程清楚地描写出来,即是:“军中约→拥有(‘晐’的假借)→包含于、合于→应当”。学术研究到尖端,便更要挑战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实冠明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已知道《僧祇律》是个翻译的作品,语言有它的特异性,但限于条件,没能充分考虑到它因为翻译而可能受到的外语影响。他毕业后即到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学习了梵文,通过梵汉对勘来研究佛经语言,发表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文章。只是直接针对《僧祇律》的对勘研究未能开展,因为还没有找到这部佛典的梵文原本。这也许可以说是“大成若缺”吧。

胡师签名3

2008年3月5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