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晚,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姚小平教授做客国际学院,以其多年遵循的中西贯通视角为大家呈现了近代西方人认识汉语的历史发展图景。姚教授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等多种语言,研究兴趣涵盖语言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等领域。其踏实的研究精神和儒雅的风度给到场的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姚教授以语言发展史中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设问开始了他的讲座,也开启了大家的思考:西方语言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语言文字给西方带去了什么?接着他从语法和语言教育角度对两个问题给出了简要的回答。
姚教授对历史的回顾从中古及近代中西交往的几桩大事开始。分别是景教入唐;元代开始的西洋行商,游僧来华;以及后来的教廷遣使,播教中国。其中早期传教士建立了道明会(dominican)和耶稣会(jesuit),并建立了较早的汉语考试制度,通过者方获资格赴华传教。
提到近代西方人认识汉语结构,不得不提早期学习汉语的西方人编撰的汉语学习和语法书籍。姚教授对此进行过多年的研究,收集了相当丰富的文献资料。他对于重要的著作及其历史意义进行了概要介绍。其中,《华语官话语法》(1703)是第一部西洋汉语语法印本。之后有卫匡国的《中国文法》,该书中出现了基本的汉语音节、词类、时态的介绍。
此外,姚小平教授还以培根“‘市场幻象’由语言引起”,韦伯的“汉语乃人类原初语言”,以及“语言-文化相关论”等观点为例,讲述了早期西方学者如何理解和认识汉字。虽然这些观点尚显片面,甚至有的存在根本上的误读,但是他们真实的呈现着当时西方人对汉语和汉文化的认识,显现着汉语对西方科学研究和语法研究的影响,并成为了汉语语音语法研究重要的源头,具有深刻的学术研究价值。
讲座的最后,姚小平教授以一段体现着中西贯通研究视野的箴言赠予国际学院的同学:“所谓‘中国语言学’,研究者并不限于中国人,我们在讨论中国语言学的过去和现在时,要把眼光放远大一点,不能只注意到中国人自己的研究,而忽略了外国人的研究。”(周法高《论中国语言学》)
文/图: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