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7-08-24
来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7年8月18日至8月20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2届年会在河南大学隆重举行,我院负责承办分论坛——“比较文学与宗教研究”圆桌会议暨第13届“神学与人文学”暑期国际研讨会。今年的圆桌论坛以“后世俗时域下的文学、艺术与宗教”为主题,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多位国内外学者就该主题发表演讲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学术对话。
本次圆桌会议及研讨在三个半天内举办了六场专题论坛。8月18日下午的两场论坛中,台湾辅仁大学曾庆豹教授紧扣会议主题,阐述了查尔斯·泰勒在著作《世俗时代》中提出的后世俗时代“大公现代性”(catholic modernity)的概念,探讨了宗教在当下继续保持生存活力的可能性,从后世俗时代的视角出发对现代性做出深刻批判。香港中文大学赖品超教授阐发了后世俗视角下如何更好阐述著名的“好撒玛利亚人”故事,他结合现代利他主义等跨学科研究成果,为圣经比喻故事和孟子比喻故事的比较研究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8月19日下午的论坛中,北京语言大学张华教授认为,文学曾具有连接教会与社会、宗教与世俗、神圣与公共的纽带功能,细读美国自然文学(nature writings)作品,不难发现这些美国作家的作品在表述一个共同的观点:作为“他者”的自然蕴含着某种神圣品格。中央民族大学宋旭红教授回顾了自巴尔塔萨《荣耀:神学美学》出版以来神学美学领域的研究动向,她认为在后现代或者后世俗的语境下神学美学当可以产生更大影响。香港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林子淳教香港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林子淳教授提醒听众伽达默尔解释学中长期以来为人忽视的神学背景,认为唯有将希腊传统的逻各斯和基督教传统中的圣言结合起来,方能构成解释学的真正经验根基。
8月20日上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张平教授就希伯来传统中著名的“捆绑以撒”(akedah)故事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刺客豫让”故事进行比较,指出这两个故事都讲述了从“杀不可杀”到“不杀”的情节演变,比较了祁克果、列维纳斯、德里达及卡夫卡对akedah故事的不同解释路径,指出两个故事中隐含的上帝“拣选”和“知己”是希伯来和中国传统中各自的核心概念,两个故事都选择了“替补/牺牲”来解决故事中的伦理两难抉择。中国人民大学汪海副教授分析了两位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列维纳斯和布朗肖的“他者”概念,认为即便在列维纳斯强调亲密的他者概念中仍存在着某种不可取消的“分离”;而布朗肖的他者概念则以中性的思想为中心,被目为一种反人文主义或无神论的伦理思想。
参加圆桌会议的其他学者也围绕主题发表演讲,如陈涛讨论了中国当代电影中的佛教挪用现象、邱业祥比较了圣保罗和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的普遍主义问题、刘丽霞论述了燕京大学传教士学者包思贵(grace boynton)对民国时期燕大作家群的影响、郭西安从中西经学比较研究角度论述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述”、“作”关系,这些话题均激发了热烈的学术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北京大学及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roger ames)、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iditalphandary教授主持并和与会其他30多位学者一起,对发言者的演讲做了精要的点评,开展了内容充沛、言有实地、富于启迪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