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7-04-17
来源:文学节

4月14日14:00-16:00,我院文学节“文学与媒介”系列活动“对话:卡夫卡的可能性”于人文楼二层会议室举办,三位对话者分别为台湾著名表演艺术家吴兴国、台湾著名舞蹈家林秀伟以及我院曾艳兵教授。

对话伊始,曾艳兵教授首先指出,精准地以戏剧的形式演绎卡夫卡的文本可能性极小,但正是这极小的可能性使得卡夫卡文本的戏剧化展现拥有无限可能性,而处于这可能性的极小与无限之间的对卡夫卡文本的演绎恰是此番对话应当探讨的重点。



紧接着,吴兴国老师讲述了自己与京剧、与西方文学经典的邂逅与深交。他谈到,自己会将京剧与世界经典艺术相结合的最大原因是多数现代人对京剧的漠视,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京剧可以被看作《变形记》中葛里戈所化身的那只怪虫,时代前进之际某些往昔存在的事物被视为异类、为社会中多数人所遗忘,而京剧正面临此种窘境。在吴兴国老师看来,面对近现代化进程中京剧的没落,中西结合式的创作是扭转传统京剧在现代社会中颓势的必要路径。对于卡夫卡,他认为,文本背后的卡夫卡是一个孤独、自闭的人,而且卡夫卡在其多数文本中试图与其强势的父亲对话。



继而,曾艳兵教授表示,吴兴国老师的《蜕变》一剧糅合了京剧与现代戏剧的元素,而《变形记》亦在后人对文本的诠释中不断变形。他也向吴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在将《变形记》戏剧化的过程中吴老师遇到的最大困难和获得的最大收获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吴兴国老师表示,对《变形记》中怪虫的演绎要想既生动又不空洞颇为困难,面对此困难,他认为应当赋予戏剧化后的《变形记》以卡夫卡的思想特质、创造性的服装设计、恰当的配乐来丰富《蜕变》的内涵,而奋力克服困难的过程便是其收获的过程。曾教授进一步询问吴老师对于《蜕变》一剧引发的国际反响的看法。对此,吴老师认为,《蜕变》一剧原本便在自己的创作计划内,并非为博取国际名声而创作。而且,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吴老师试图在现代的艺术节中保持戏剧的本真,即在结合科技与表演的同时以演员为主、不让炫目的舞台布景掩盖了演员的主体性。

而后,林秀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她认为,《蜕变》一剧是中西方文学与哲学的一次沟通,它试图用中国的老庄哲学对应西方的存在主义,即用一种文化去阅读另一种文化。她还指出,此剧舞台布景中的山水画法及其展现出的时空的嬗变与浩瀚,启发人思考每个生命与自然之母的关系,令观者思索上帝为什么要造人、人应当怎样活。文本的戏曲化常由本初的美学的等值对照渐而转向对其背后哲学意蕴的剖析,在这一层面上,她认为媒体对《蜕变》的评论与分析大多浮于表面。此外,林老师表示,吴兴国老师与卡夫卡的性情十分相像,在《蜕变》中,他实际上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接下来,吴兴国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蜕变》六个场景(梦、醒、门、爱、禁、飞)中蕴含的创作理念,并为大家演唱了部分唱词。

对谈结束后,进入提问环节。各位提问者就环境冲突与灵魂冲突、对卡夫卡文本的解读以及将《变形记》戏曲化中的表现手法等话题展开提问,两位嘉宾亦一一认真分析与作答。



文/16本 蔺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