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6-03-16
来源:徐丹,语言学学术沙龙

2016年3月15日下午15:30,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特级教授徐丹应邀来到我院,作了一场题为“语言类型转变与语言替换”的讲座。讲座由我院陈前瑞教授主持。



徐丹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她从2012年开始的一项跨学科的研究项目:语言和基因是否匹配:中国西北的个案研究。作为跨学科的研究项目,该项目重视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和机制,也重视语言外部的接触和机制。不仅以文证史,还以物证史。生物学、考古学、历史学均是其参考的学科。



徐丹教授通过实地调查,并积极利用分子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辅助,向我们分享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徐丹教授把研究对象确定在河西走廊一带,因为这里是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控制地带,在历史上有着复杂的民族和语言的接触,形成诸多复杂的语言现象。以唐汪话为例,从声调和词汇上看,基本上保持汉语的格局,但是却有着复杂的格标记。语言学的比较研究发现,这些格标记与中世纪的蒙古语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这些复杂的语言接触现象丰富了我们对语言类型的认识:以动宾语序为基础的汉语方言带上了更多宾动语序语言的特征,使得以孤立语为特征的汉语方言具备到了一定的黏着语的特征。这些实际发生的接触现象改变了以往不够全面的认识,即语言结构和形态特征难以被借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唐汪当地的基因以汉族成分为主并含有多民族的成分,其中一部分姓氏的居民有较高比例的藏族基因,从而印证了历史上对该姓氏来源的记载。



就河西走廊的蒙古语族语言而言,土语、东乡语、保安语是近晚期(13世纪到16世纪)形成的特殊变体,离现代蒙古语各方言较远。讲这些语言的人群也是新融和的不同群体,在13世纪后逐渐形成。说土语的人父系遗传含有蒙古、汉、中亚等民族的成分,而说东乡语、保安语的人父系遗传明显以中亚群体为主。就后两者而言,其基因成分和语言成分不相匹配。据此可以推测,说东乡语、保安语的人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一次语言替换,从某一种或几种中亚语言替换成蒙古语,并形成了蒙古语的新的分支。语言替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特殊形式,比语言替换接触程度更低的则是不同程度的混合语。这些混合语也存在于甘肃、青海等地区,是语言接触研究的特殊样本。同样可以对这些混合语进行语言学和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当代语言学的发展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取得更为实质性的进展。


【报告人简介】徐丹,法国索邦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为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特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国家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人员。1987至1990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就职。2001年至2004年曾担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主任,2001年至2003年被任命为法国国家高校学术评委会(cnu)委员。2002年到2004年曾担任法国中文研究与教学学会(arec)的第一届及第二届会长。2006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至今,被选为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年10月被选为法兰西大学研究院院士。主持多个法国国家研究基金及法兰西大学研究院课题,出版typological change in chinese syntax、《唐汪话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70余篇。

 

文/2015硕张茜    图/2014本王昌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