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8-03-06
来源:


1.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评a- 

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评a-。


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

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65所,本次参评64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148所。

中国人民大学参加评估的学科,14个获评a类,占全校38个一级学科的37%,获评a 的学科有9个,分别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的学科有2个,分别为政治学和哲学;获评a-的学科有3个,分别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和中国语言文学。

 

2.新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9项 周生亚教授成果入选2017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周生亚教授的成果“汉语词类史稿”入选2017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我校唯一一部入选的成果。

2017年,文学院新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9项,位居全国兄弟院校前列。其中,重大项目2项:分别是刘小枫教授的“《牛津古典大辞典》中文版翻译”、徐正英教授的“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重点项目1项:曾艳兵的“卡夫卡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之研究”;一般项目3项:汪海副教授的“后世俗时代的解构主义宗教观研究”、曾祥波副教授的“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校正”、高永安的“《字汇》音切来源与层次研究);青年项目2项:常培杰老师的“阿多诺对审美唯名论的批判”、丁健老师的“类型学视域下的吴语路桥方言语法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项:蔡丹君老师的“从乡里到都城:历史与空间变迁视野中的十六国北朝文学”。

文学院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类别


 

 

1


 

 

汉语词类史稿


 

 

周生亚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


 

 

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


 

 

徐正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3


 

 

《牛津古典大辞典》中文版翻译


 

 

刘小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4


 

 

卡夫卡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之研究


 

 

曾艳兵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5


 

 

后世俗时代的解构主义宗教观研究


 

 

汪海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6


 

 

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校正


 

 

曾祥波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7


 

 

《字汇》音切来源与层次研究


 

 

高永安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8


 

 

阿多诺对审美唯名论的批判


 

 

常培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9


 

 

类型学视域下的吴语路桥方言语法研究


 

 

丁健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10


 

 

从乡里到都城:历史与空间变迁视野中的十六国北朝文学


 

 

蔡丹君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3.孙郁教授“中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

12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唯一的推荐团队,我院孙郁教授“中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教师〔2017〕7号),在部委院校高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专家评审基础上,确定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共有来自全国200所高校的201个团队入选,包括黄大年生前所在的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师团队。除了吉林大学入选两个团队外,其他199所高校各有1个团队入选。团队负责人基本都是各自领域领军科学家和知名学者,包括数十位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


 

4. 成立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 举办“中西古典学方法论对话学术会议”及国际工作坊

4月22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中西古典学方法论对话学术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报告厅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来自中西各地的古典学学者齐聚一堂,以中西不同视角商讨与展望古典文本的研究方法。出席会议并发表论文的学者包括:牛津大学约翰•贝恩斯(john bains)教授、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李安敦(anthony barbieri-low)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金鹏程(paul r.goldin)教授、耶鲁大学迈克尔·亨特(michael hunter)助理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柯马丁(martin kern)教授、美国纽约大学贝亚特·蓬格拉-茨莱斯滕(beate pongratz-leisten)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李孟涛(matthias l.richter)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史嘉柏(david schaberg)教授、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马克·s. 史密斯(mark s.smith)教授,武汉大学陈伟教授、北京大学李零教授、荣新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刘跃进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孙郁教授、徐建委副教授。另外,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图书馆等兄弟院校、研究所的部分学者也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会前接见了与会学者,对到会学者表示欢迎。

6月18日-24日,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举办“古代经典及其阐释传统”国际工作坊。国际研修工作坊是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的常设项目,每年举办两期(一般是在1月份和6月份),目的在于直面当代学术热点,挑战性地探寻新方法和提出新观点,并提供对中外古代文本体系进行全面比较、研究的机会;以国际性和跨文化的视域,为相关领域的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以及资深学者创造国际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可能。

工作坊采用东西方古典学对话与交流的形式:每次邀请四位全球顶级的导师参与,两位是中国古代研究(特别是唐以前研究)的专业学者,两位是西方古典学学者。参与导师都是中西古典研究领域的专业学者,藉此实现各文明古典研究的深层次交流。

本次工作坊是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一期,主题为“古代经典与其阐释文本”。参加工作坊的专家有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的柯马丁(martin kern)教授(中心主任),普林斯顿大学古典学系的denis feeney教授,意大利比萨高师和芝加哥大学古典学系的glenn w. most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徐建委副教授。

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主任柯马丁(martin kern)教授任主任,文学院徐建委副院长任副主任。

 


5.李今教授大型文献史料集《汉译文学序跋集1894-1949》第一辑4卷出版

12月,由我院李今教授主编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大型文献史料集《汉译文学序跋集1894-1949》(第一辑,四卷,1894-1927)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汉译文学序跋集1894-1949》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约450万字,计划分13卷出版,日前所出为第1-4卷,其他各卷将于随后陆续推出。这部丛书致力于为学界提供一套可靠而完整的汉译文学序跋文献汇编,以助益方兴未艾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研究。在严家炎、朱金顺、孙郁、杨慧林、程光炜等诸位先生的支持和帮助下,李今教授带领包括罗文军、樊宇婷、张燕文、屠毅力、崔金丽、刘彬、尚筱青、张佳伟等在内的团队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即将完成该丛书的全部汇编校注工作,向学界郑重报告。

这部丛书辑录单行本译著的序跋,包括前记、引言、序言、绪言、弁言、编言、凡例、赘言、附记、题词等可统称为序跋的文字。另外,考虑到作者评传及附录文章等可反映编译者的意图及时代信息,也一并收录。经编者广泛搜罗,从清末至民国时期五十年间出版,附有序跋的2000多种译作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总共辑录了近3000篇序跋,约450万字,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序跋文类的历史文献长编。日前推出的第一辑四卷,由罗文军、樊宇婷分别负责编注。



6. 18位教师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

2017年,我院一共有18位教师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其中,程光炜、高旭东、刘小枫、孙郁、杨慧林、朱万曙共6位教师入选杰出学者特聘教授a岗,拟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调入的汪民安教授入选杰出学者特聘教授b岗,徐正英、杨联芬2位教师入选特聘教授b岗,陈奇佳、董正存、梁鸿、龙国富、马元龙、吴真、夏可君、杨庆祥、郑志良9位教师入选青年学者a岗。



7. 通过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入校检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11月23日,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基本标准检查组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就《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落实情况、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经过严格的集中审阅支撑材料和实地走访,检查组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绩。

12月11日至14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到中国人民大学审核评估本科教学工作,专家组通过走访、听课、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国家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8. 与挪威卑尔根大学人文学院、捷克查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2017年,我院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多所高校签订了院际合作协议。7月10日,历经近半年的多方协调努力,我院与挪威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人文学院(faculty of
humanities)正式签署完成院际学生交流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我院学生交流工作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挪威卑尔根大学建立于1946年,是挪威规模名列第二的综合性大学,拥有良好的国际声誉,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今后,双方将在教师互访,学生交换,共享学术资源等方面加强联系,促进交流。

11月27-28日,应捷克查理大学(university of charles)东亚系主任、战略区域研究学院主任罗然教授(olga lomova)邀请,访问该校人文艺术学院(faculty of arts)并与该院签订合作备忘录。我院副院长徐建委教授代表文学院与查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mirjam friedova教授签署并交换合作备忘录。查理大学创建于1348年,是捷克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大学,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查理大学在历史上培育过诸多著名学者,如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无线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文学巨匠弗兰兹·卡夫卡及米兰·昆德拉等。该校曾诞生过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综合性高等学府。中国人民大学与查理大学的校际合作始于2012年,此次学术交流及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院际合作将在更大更深的层面展开。


 

9.主编《长留篇什继风诗——中国人民大学80年散文选》 献礼学校八十华诞

校庆前夕,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系列出版物首发仪式在明德楼揭开帷幕。受学校委托,由我院主编的《长留篇什继风诗——中国人民大学80年散文选》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向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正式发行。

全书秉持着“有事、有笔、有趣、有情”的四大编选原则,共收录文章八十篇。所收文之作者,均是人大教师、校友或在校学生,其中不乏名家大师、杰出校友。篇名“长留篇什继风诗”,语出我校著名前辈学者、书法家谢无量先生手书七言联“每恨江湖成契阔,长留篇什继风诗”。正文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标题同样取自谢无量先生之诗作手书,分别是“尚凭玄鸟记华年”(取自《次韵答抚五》)、“妙悟轻钟月满川”(取自《次韵答抚五》)与“微吟抵得秋声赋”(取自《凉意》)。其中,“尚凭玄鸟记华年”,收“怀人感事”之文;“妙悟轻钟月满川”,收“谈经论道”之作;“微吟抵得秋声赋”,专取对诗意年华之咏歌。

《长留篇什继风诗——中国人民大学80年散文选》为我院喜迎母校八十华诞而特别选编,旨在展现这八十年风雨历程中,人大在历史与时代交相辉映的氛围里激荡出的浓厚文化因子,彰显我校师生多彩的人文志趣与深切的人文情怀。

10月3日,学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在世纪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贺信并致辞,我院1965级本科校友、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校庆日当天,我院特开展文苑英华——文学院教师作品成果展、光影留情——故人重逢忆旧游、文学院发展情况报告会、文学院校友座谈会、文学院分行业校友交流会等系列校庆活动,向广大校友、师生展示办学精神、汇报办学成就,联络校友、师生情谊,传达文院精神与人文情怀,献礼学校八十华诞。



10. 举办第十一届文学节、第十二届谢无量大赛 举行2017年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

2017年,文学院喜迎411名新生入学。其中,中国学生244名,留学生167名;毕业生共252人,其中本科生67人,硕士研究生163人,博士研究生22人。另还有51名本科留学毕业生。

3月27日,文学院第十一届文学节开幕式暨首场讲座在逸夫会堂第二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戴锦华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空间与阶级的魔方”的讲座。本次文学节的主题是“文学与媒介”,活动包括学术讲座、书友会、帐篷剧、文化出游以及话剧表演《阴阳两界》等;9月12日,文学院第十二届谢无量学术论文、文学创作大赛颁奖典礼在世纪馆北区301教室举行。本届大赛组委会收到本硕博创作类作品共计93件,本硕博论文类作品共计83件;其中论文类获奖24人次,创作类获奖26人次。


6月22日,文学院2017年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在八百人大教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应邀出席并致辞,他在致辞中向毕业生分享了以包容、格物致知、止于至善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我院2000级博士校友、《人民日报》海外版副主编李舫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她在发言中以自己在人大宝贵的求学、阅读经历以及2300年前的稷下学宫为案例,希望同学们肩负使命和责任,挑战自己人生极限,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朱冠明教授代表学院和孙郁院长向各位毕业生们赠言,“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他希望毕业生们能够秉承文学院素有的精神气质,不断前进,拥有美好未来。


11月3日,文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第九届人文知识竞赛”,鼓励广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共有来自15个学院的130位同学参与了比赛。

12月29日,文学院“2018,携梦出发”跨年晚会在学活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副校长洪大用、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出席晚会,送上新年祝福,与在场师生共同跨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