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7-05-11
来源:
2017年5月9日晚,我院举办第19期“视界人文”系列讲座,邀请了香港浸会大学罗秉祥教授和北京大学张祥龙教授,针对道德重建的现实问题,从“责任与信仰”的关系入手,展开“儒耶对话”。我院杨慧林教授主持对谈并做现场回应。
罗秉祥教授首先以“诚信缺失”为例,分析了当下社会的道德危机,从基督教的角度强调了注重社群生活,在社群中培育道德感,勉励个体身体力行、实践信仰等方面。其次,相对于较为抽象的儒家伦理(“四维”、“八德”),他认为基督教可能提供更为清晰而具体的道德底线。罗教授以马丁·路德《基督徒的自由》为例,提出“信爱合一”的主张,从而所谓的“他律”必然落实于“自律”。与此同时罗教授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和宗教呈多元化的社会中,基督教需要避免排他主义思想,与儒学及其他宗教通力合作,尽好自己的本分,以便能对中国社会的道德重建做出贡献。
张祥龙教授从当代新儒家的立场出发,指出中国道德危机的根源在于:长久以来,儒家的“孝”、“亲亲”等传统观念遭到污名化乃至摧毁,急需恢复和重建。张教授认为,与西方的普遍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不同,儒家思想强调以“亲亲之爱”为核心建立家庭关系;真正的“孝”不是盲目服从父母,而是智慧地帮助,其中个体拥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乃至正义意识。这种“孝”和“亲亲”会推己及人,自然拥有“他者的意识”。总之,“孝”是道德关系中最为根本、原初的模型;“亲亲”“敬长”的“良知良能”亦即“仁”与“义”的体现。针对当下社会道德滑坡的现状,儒家有必要建立新的“克己复礼”,即反对个人主义(“己”),建立以“亲亲”和“孝悌”为本的家庭关系(“礼”);未来的法律、理论、技术等诸多层面都应有利于建立和维护家庭,而不是破坏家庭关系。
随后,两位教授展开热烈的直接交锋,现场听众反响热烈,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二位教授在回应了现场提问后,对在座青年学子提出寄语:面对当下的社会道德问题,应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加强对话意识,同时坚持道德自律,身体力行。
杨慧林教授在最后的总结中称许了两位学者的坦诚对话和积极思考,认为两位学者所寻求的其实都不是某种普遍主义的伦理理想,而是分别从基督教和儒家思想中挖掘传统资源,探寻更为坚实的伦理起点。他认为儒耶对话历史悠久,既有共通,也有障碍,而两位学者其实都告诉我们,一种超越了信仰立场的“关系”可能正是道德重建的基础,这种“关系”与中国的亲子关系、阴阳关系、家庭关系之间的深层关联则是特别值得继续讨论的问题。
文/2016级博士生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