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4-03-28
来源:孙郁,通识大讲堂•作家谈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
3月26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主办的“通识教育大讲堂•作家谈写作”系列公开讲座首场报告在公教一楼1205教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以“当代的智性散文”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开讲仪式由杨慧林副校长主持,近200名学生到场听讲。
孙郁教授首先借用王小波在《怀疑三部曲》中的观点,指出当下文学最大的缺陷就是“无智”和“无趣”,提出我们提倡的应该是有智趣、有学养的“智性散文”。他以自身的散文写作经历引出当代智性散文的概念,认为其是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呈现出认知世界与表现自我智慧的散文。
接着,孙郁教授梳理了从晚清以来智性散文的发展脉络。晚清时期,龚自珍的“满城文武附风雅,不及苍生杜少陵”,魏源的“其道常主于逆,小者逆谣俗,逆风土,大者逆运会”和章太炎的“文章要走逆俗之路”,最能阐明智性文章之道,即“逆俗”。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白话文的使用丰富了文章的样式,其中以周氏兄弟的文章为代表的“学者之文”贡献杰出。与之对应的是以巴金和萧红为代表的作家之文,他们依靠生命内觉的丰富性写作。从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文章为泛意识形态和泛道德化所制约。
从80年代起,京派文学的文章理念彰显,激进主义思潮滋长,言志派传统兴起,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钱钟书、唐弢和吕叔湘为代表的学者的散文中。他尤其称赞钱钟书所作的《管锥编》,称其以“串糖葫芦”式的写作方法串起古今中外的诗文,并引用钱钟书的“东海西海,心里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阐明摄取东西方文化而作为认识世界的参照的重要性。
孙郁教授谈到现代的智性散文的两大传统:周作人传统和鲁迅传统。80年代,周作人的文风得到弟子们的继承和发扬,首先是张中行。孙郁教授以张中行《晨光》中的一段为例,认为张中行通过晨光讨论自我与存在,下笔轻淡,但心绪广阔,作为思想者的哲思闪动”,并认为《顺生论》是京派散文的代表。其次是黄裳。他向大家推荐了黄裳于上海编辑的《古今》杂志,称赞其“通过谈天说地,咀嚼学理,呈现出人的生命状态”。至于“年轻的一代”,他提到止庵和缪哲等,并表示欣赏带有匪气的反向写作,因为“中国的文章有时太假了,太装了,用汪曾祺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洒狗血’;而这些人写文章,正是无所顾忌的”,“恰恰是因为他们存在,近三十年的散文才有了底气,未来的作家是要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攀岩;文字背后有人性,有历史,有哲思,才会让人反复吟咏”。
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鲁迅研究成了显学,而鲁迅的思想恰恰是没有列宁主义的。因此,“50年代到70年代文章能站住脚的很少,基本上是伪研究”。随着文革结束,许多作家提出“回到鲁迅那里去”的口号,真正继承鲁迅先生之精神的优秀作家也开始出现。“在作家里,对鲁迅描述最深切的要属孙犁。”他称孙犁早期文风清灵典雅,“文革”之后看到了人性之恶,文风转而为沉郁幽暗,从而使中断的鲁迅传统复活了。其次是张承志,其文章有“浩然之气”,在“咀嚼历史的遗产”中显露出“不屈于失败的果敢、顽强”。还有林贤志,“散文自成一格,敢于说不,骏急,奔放,而沉郁,拷问自己的灵魂”。论及他一贯推崇的汪曾祺,他认为其文就像“宋人笔记,简洁潇洒,读起来比典册文亲切,《容斋随笔》可以为代表”,并称赞其智趣超过前人,懂得文章之道。
紧接着,孙郁教授谈及另一类因接触革命文学和西方文学而另辟蹊径的散文。他列举了文章充满禅意的史铁生,以及受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影响的周国平。对于颠覆传统阅读习惯的王小波,则“开辟了另一个审美走向”,用狂欢式的写作表达了最圣洁的思想,是“天外来客般的写作”,是“当代智性散文的标志”。而“游荡于东西方的奇人”木心所写的文章则神奇般地显露了“雷电之笔”,是现时代难得的文字。
讲座的最后,孙郁教授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交流互动。他总结道,“白话文写作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有收获,也有荒年”,而“汉语是有希望的,希望仰仗于在座的青年”。他对同学们充满期待,并勉励青年人“回到自身,成为自己”。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自2011年开办“通识教育大讲堂”系列公开讲座以来,已举办了36讲“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和22讲“跨文化沟通系列公开讲座”,累计听众万余人次。本学期将开设6次“通识教育大讲堂•作家谈写作”系列公开讲座,拟先后邀请孙郁、王家新、阎连科、刘震云等著名作家主讲(详见计划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
附: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大讲堂•作家谈写作”系列公开讲座计划表
(时间:周三下午2:00 地点:公共教学一楼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