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晚及29日下午,第三次海外教授讲学团的最后一位教授——来自美国西东大学的陈东东教授做客语言文化论坛,分别围绕“什么是最佳对外汉语教学法”和“汉语声调习得研究及声调教学”两个论题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同学带来了最后两场精彩的讲座,为独墅湖畔每年一度的年终大“讲”——海外教授讲学团系列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陈东东教授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语言学博士,现任职于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语言文学文化系,担任该系中文部主任和亚洲学研究生主任。陈教授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研究兴趣包括句法、汉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习得和对外汉语教学法,并在以上各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陈教授本次做客独墅湖畔语言文化论坛,为汉教专业的同学带来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和汉教专业的师生分享了她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两场讲座都是全英文讲授。在讲座现场,陈教授采取课堂游戏、现场讨论等方式与在场同学互动,让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讲座中去。陈教授热情而不张扬,随和却不随意的演讲风格深深感染了参与听讲的每一位同学,两场讲座全程都在轻松而热烈的氛围中进行。
在“什么是最佳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讲座上,陈教授首先辨析了approaches & methods(方法和手段),接着梳理了二语教学法中有影响的十二种教学法,之后提出问题 “is there a better/best method to teach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有没有较好/最好的手段进行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让同学们讨论。在讨论过这个问题之后,陈教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没有最好的教学法,只有最适合的教学法。教学法的选用应以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条件为转移。”陈教授继而分享了她自己教授中文的方法:learner-centered approach(学生为中心的方法), activities-based practice(活动为基础的练习), technology-assisted learning(技术辅助的学习), project-based assignments(任务为基础的作业)。最后,陈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一些技术辅助学习的工具和手段:skype、cmc project、second life project。讲座结束,同学们都表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第二场讲座以“汉语声调习得研究及声调教学”为主题。讲座首先介绍了过去四十年来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习得研究,由于测试材料及收集数据的手段不同,所得出的结果各不相同。具体问题例如,“四个声调加上轻声,哪一种是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最难习得的?”陈教授继而同在座师生分享了自己最近对于初学汉语的美国学生的声调习得情况做的一项为时4个月的跟踪研究的结果。研究发现,虽然初学者的声调开始时错误百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都有很大的进步,并且能理解和接受汉语的声调。陈教授最后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教授汉语声调的方法:using rubber band(使用橡皮筋), using visual aids(使用可视化辅助), using technology, e.g., praat(借助技术软件,例如praat), singing the tones(唱声调), tpr(全身反应法)。陈教授还请一些同学配合她进行这些方法的演示,全场气氛被带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提问环节,大家各抒己见,积极与陈教授互动。最后因为时间原因,讲座最终在同学们的依依不舍、意犹未尽中结束。
文:何明哲 图: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