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7-12-11
来源:

12月7日上午,我院汉推所在国学馆123会议室协助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承办了“中国新时代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专家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尼山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刘伟出席座谈会并致辞,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尼山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主持座谈会。


刘伟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国共产党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体建设,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建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作为尼山论坛的发起单位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优势和教育优势,应用于认识世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教学理念中,这种决心和行动同尼山论坛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发挥中国文化重要作用之宗旨相吻合。中国人民大学愿与各位一起继续承担时代使命,努力成为中国新时代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和践行者。


在论坛发言环节,夏威夷大学教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安乐哲(roger ames)表示,学术界有责任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新时代重新解读和建构文化中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和开始。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尼山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叶小文以“中国强起来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十九大报告中六次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折射出中华民族“厚德载物、顶天立地、以和为贵、求同存异”的文化基因。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国际关系学院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田辰山回顾了中国近代以来举世瞩目的发展历程,并表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在中国建设以人民利益为本质的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要求,也是在世界建设以全体人类福祉为本的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要求。


山东大学校长、尼山论坛组委会副主席樊丽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后的世界意义出发,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共通之处,并就如何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撑提出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对章太炎先生所提出的“不齐而齐”思想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全面阐释,他表示,通过文化意识来理解对方和接受文化多样性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条件。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研究员彼得·赫肖克(peter hershock)从全球化视角切入,通过追溯中国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阐明了从道德和文化层面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可能性。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史哲》主编王学典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走过的光辉历程,阐释和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殊含义。威斯康辛大学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慕唯仁(viren murthy)则紧随其后深入分析了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及其意义。《文史哲》英文版副主编孟巍隆(benjamin hammer)重点围绕中国有没有能力引导、影响和打造新的世界秩序及可能实现路径这一话题进行探讨,他认为中国有责任引领世界建设一个全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且有能力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引领世界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长朱小健以“居安思危、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设”为题进行演讲,他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合作共赢非常重要,但是文化建设是长期、持续的根本需求。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观天下”、“达天下”、“同天下”的特有基因和传承出发,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背后所蕴含深层次的思想内涵进行了解读。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阮美都(elena avramidou)分析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原则以及生产方式与发展模式的转变。她表示,可持续发展、道德、教育、文化及社会的多样性是推动人类实现共同繁荣的必要路径。


许嘉璐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一条长期的、复杂的、艰苦的“长征路”。对新时代做出深入诠释不是任何单一学科可以完成的任务,因此,跨学科和跨平台的对话与合作是题中之意,需要我们不仅展开中外对话,还应该有学科间的对话,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对话,这应当是未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聚焦的一个核心话题,也应当是中外学术界勇于承担的时代使命。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于2008年4月经许嘉璐倡议,由中华文化标志城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提出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简称尼山论坛。尼山论坛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理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展不同文明的互动和交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和共同发展,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载自人大新闻网,有删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