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8-12-29
来源:

12月23日上午,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第三十一讲在苏州校区修远楼303教室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孙玉文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谈谈上古汉语的声调”的精彩讲座,我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朱冠明教授应邀出席讲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孙教授以耳熟能详的诗经篇章为讲座切入点——中古的四声区别在上古也有相应的分别。

针对上古声调跟中古的对应关系,清代以来不少学派都展开过争论,如王念孙、顾炎武为代表的一脉相承派,段玉裁、王国维为代表的系统变迁派,最少的认为只有平、入两类;到了上个世纪,更有学者认为上古上声是喉塞音尾,入声是s尾。

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去伪存真的反复论证和量化统计,孙教授在《从出土文献和长韵段等视角看上古声调》一文中论证对于“古有五调”的看法:上古有五声,平、上、去、长入、短入。

接着,孙教授向同学们分析了《妄稽》《反淫》两篇赋的残简所用韵脚字,其中异调相压的很少,同调相压占80%以上。对于上古是否有去声的问题,自压占到34%以上就不能定义成偶合,故孙玉文教授提出,所以去声应当自成一类。

朱冠明教授在交流中表示,孙教授这些高屋建瓴的观点无一不是通过量化统计或文献取证得出的,希望汉教学子也能拥有严禁的科研精神,长此以往,相信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讲座最后,孙玉文教授与在场同学就一些疑点展开了讨论与交流,进行思想碰撞。通过本次讲座,孙教授带同学们探索了上古声调的规律,全场师生获益匪浅。


图/文 杜圭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