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2-10-04
来源:文学院,人文社科,论坛,举行

百年学术制度的形成与流变

我院承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2”隆重举行                                             

2012年10月3日上午,以“百年学术制度的形成与流变”为主题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2”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隆重举行。海内外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和国学等人文学术领域的众多学者齐聚一堂,就百年来中国学术制度形成与流变的基本脉络、基本特征以及在当下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次论坛由我院承办,国学院、历史学院、艺术学院、哲学院协办,是庆祝中国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的一次重大学术盛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冯惠玲教授出席本次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主持开幕式及主论坛。人文学术领域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百所著名中学校长论坛的校长们莅临参会。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历史学院院长孙家洲教授、国学院执行院长黄朴民教授、艺术学院执行院长徐唯辛教授、哲学院副院长魏德东教授也参加了本次论坛。开幕式前,陈雨露校长在贵宾室亲切会见了几位作大会主题发言的学者。


首先,视频“百年学术制度的形成与流变”回顾了中国百年学术史上的重大事件,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本次论坛的主题。这一视频是由文学院师生共同制作,以我校学生交响乐团演奏的《红旗颂》作为配乐,以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向与会学者的敬意,同时更好地带领大家进入本届论坛的主题。

在《百年学术制度的形成与流变》的主题报告中,陈雨露校长从100年前蔡元培颁布《大学教育令》讲起,总结了百年来学术制度的形成与流变及其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


陈雨露校长指出,一百年前,中国教育制度的价值理念和知识结构的打造,在思路上是对西方文化走向的一种折射。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下,东方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传统私学开始向公学转化,书院则渐渐向洋学堂过渡。不久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与现代科学精神的相结合,开启了现代学术的新境界。民国呈现出多样的教育生态,北大模式、清华模式、陕北公学模式、西南联大模式、燕京大学模式各具特色。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教育制度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成了我们今天教育传统的一部分。这一百年教育制度的丰富性,是传统中国文化史与教育史上所没有的。我们今天还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里,延续着前人的诸多话题。

陈雨露校长强调,现代学术制度的建立,催生了现代史上各种思潮和文化事件。北大模式催生了“五四”运动,而有着浓厚革命色彩的陕北公学模式则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现代学术制度建立的步伐,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代发展,无数教育家和学者不断调整思路,提出自己的设想。然而,无论教育理念如何变化,中国人的文化复兴之梦是从未消失过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渐渐摸索出一条自己的教学制度和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为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而积极探索。

开幕式后,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大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杨念群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艺术批评家王林教授,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得主、中国人民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小枫教授,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巴巴拉分校陈启云教授分别代表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学、宗教学和国学作大会主题发言。

在“百年哲学制度的形成与流变”的主题发言中,刘大椿教授概括了哲学学科在近百年来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一个没有独立分化出来的学科形成了现在学界公认的体系化的学科。百年来哲学制度的演变有一些重要的节点。这些节点和西方哲学的引进和传播、传统哲学思想梳理和重新解读相关,更与中国现当代的历史事件紧密相关。对于未来哲学制度的建设,刘大椿教授认为,我们应在重视分化的同时,更强调诸学科分支的对话和整合;面向未来的哲学制度建设,则必须以问题意识为本,宣扬超越情怀,回归学术本位和独立思考。

在“百年文学制度的形成与流变”主题发言中,陆建德教授提出,在讨论百年学术制度的形成变化时应当跳出朝代思维的窠臼,采取法国年鉴派的“长时段”的概念。他具体探讨了张之洞等代表人物,认为晚清时期对于后来学术制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中西文学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西方文学的传播打开了向外面看世界的窗口,同时也为国人树立了自我认知的镜子,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新文学创作的时期。他提出,我们应当与自己的历史讲和,与我们17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以及1911年之前那些对革命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讲和。最后,他希望我们的文学走得更远,应该像十九世纪末俄国一样,通过伟大的文学树立整个中国的国家形象。

杨念群教授则通过解读百年来中国历史学接受并融合西方思潮的过程,来揭示历史学科学术制度的流变。他从1902年梁启超在《新史学》中以进化的角度解释历史开始讲起,提出民国以后的史学演变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是来自社会学的影响,二是人类学研究的冲击。社会学理念强调一种长时段的对历史演变分阶段的理解,这对经济史、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史的塑造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人类学开始介入史学研究,形成了底层研究的传统,以回避大的历史结构性长时间段演变的理解。但是,过度的社会学结构分析和人类学田野研究都不足以将社会历史变化的复杂性展示出来。对此,他提出了中层理论。然而,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和“市民阶层”,因此,这涉及中层理论如何本土化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考虑从中国历史文化本身抽取概念,并观察它在近代的演变,从而成为重构历史学的资源。

王林教授以“当代艺术教育下的难题”为题,介绍了艺术学教育的独特性以及这种独特性导致的艺术教育难题。他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社会实践,是一种交流活动,是一种视觉文化和听觉文化。当今艺术教育的第一个难题是艺术史论的强政治化,第二个难题是艺术教育的非个性化。艺术创造是身体力行的手工活,是最需要个性化指导的,因此,艺术教育应当做到现代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的结合。

刘小枫教授则从“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形成的角度阐述了“公民宗教”的必要性。他认为,谈论百年学术制度时不能离开民主共和政治在中国的发展。他从现代自由民主的共和政体的源起谈起,提出要达到民主共和,必须通过启蒙将人民从传统宗法制度中解放出来。然而,自由民主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把人们重新凝聚成新的政治共同体。因此,必须新造一个人为的宗教,即“公民宗教”。这种“公民宗教”与民主共和国融为一体,成为国家的权威。而当今宗教学的尴尬也正是国民启蒙教育、哲学的普及与民主共和国所需要的宗教之间有一个根本的矛盾。

最后,陈启云教授以“历史、文化、学术”为立足点对百年国学进行概括总结。百年制度流变与西方思潮的进入密切相关,新文化的发展多从模仿西方而来,国学则开始边缘化。在应对全面西化之时,新儒学兴起并予以反击,作为国家本体精神的传承,国学应当超越新儒学。另外,国学研究不可以孤立开来,应当以历史为维度进行考察度量。


作为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高级学术论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创办的主要目的是为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广大研究同仁提供一个思想交流和学术见解对话的高端平台。通过对彼此共同感兴趣的重大问题的探讨,在对话中凝聚共识、在交流中深化合作。本论坛自2001年创建开始,迄今已经陆续举办了十二届盛会。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2”正值中国人民大学建校75周年以及中国最早的大学教育令颁布100周年,以“百年制度的形成与流变”为主题,诚邀海内外各位英才回顾百年学术制度的发展轨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当下学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2”分论坛也在当天下午进行,与会学者将分别围绕“百年哲学史研究回顾”、“百年文学史研究回顾”、“现代史学在中国的兴起”、“当下艺术教育的难题”、“宗教学研究与现代学术精神”及“国学研究的走向”的主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陈雨露校长提出,从现代学术制度的建立和流变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开阔性、厚重性、包容性始终是大学建设的根本。既要有纯粹的文化静观,又应有现实的精神。大学乃广大无涯的精神之地,不仅要大智大爱的土壤,更重要的是应有大师和博大胸怀的学子。本次大会的召开对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有重要的参照作用,也将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社会思潮的演进。

陈雨露校长指出,总结百年学术制度,古代传统固然要尊重,对现代以来形成的传统我们也应充满敬意。因此,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创造。本次论坛将不仅会给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参照,也将积极推动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演进。最后,陈雨露校长对与会学者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并预祝本届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圆满成功。

文:涂好运、吴静怡,图:贾元昊、黄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