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8-11-28
来源:

11月21日下午,应我院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洪波教授为我院师生做题为“上古汉语的去语法化嬗变”的主旨讲座。该讲座系我院“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高端国际前沿系列讲座之一,由我院龙国富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洪波教授首先针对容易混淆的“逆语法化”和“去语法化”两个概念分别进行阐述。洪教授认为语法化现象可以在中观和微观尺度来进行观察,而去语法化现象则需要在中观甚至是宏观的角度进行观察。

洪教授指出,西方语言学界更多关注语法化,较少甚至不关注去语法化,这可能与其文献历史相对较短、去语法化现象不够丰富有关。而从甲骨文至今汉语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观察语法化现象还是去语法化现象,汉语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充足的材料和相关现象,值得我们观察与研究。

在明确语法化及去语法化的概念之后,洪教授主要介绍了三种去语法化现象,即:“从清浊别义的形态功能到v1npvcausv2迂说式的产生”、“去声别义及其相应的‘为nv’迂说式产生”以及“‘主之谓’结构及其衰亡”。

洪教授引用了大量《经典释文》中的注音条目作为例证,阐述了“清浊别义”和“去声别义”对词义的影响,并以“从清浊别义到v1npvcausv2迂说式”和“上古汉语增价结构的历史演变”为案例,详细分析论证了上古汉语中的去语法化现象。

最后,洪教授提出,研究上古汉语的去语法化现象要结合上古汉语中形态的研究和综合性研究。清代小学家以“因声求义”为法宝取得超越前人的重大成就,而我们今天更要从“因声求义”到“因声析义”,即从形态和语法学角度进行具有语法学理论基础的学术研究。

文/语言学博士满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