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2-09-16
来源:名家学术论坛

9月12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白鹿原》出版二十周年庆典暨名家学术论坛”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隆重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来宾有:长篇小说《白鹿原》作者陈忠实,电影《白鹿原》编剧、导演王全安,舞剧《白鹿原》导演夏广兴,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我院知名校友管士光,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副总编辑、《白鹿原》首版编辑何启治等。马俊杰副书记、杨慧林副校长在逸夫会议中心贵宾厅隆重会见了陈忠实一行,并向陈忠实等人赠送了我校75周年校庆纪念品。

本次活动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贺超主持。我院孙郁院长、程光炜教授、徐正英教授、耿幼壮副院长、张永青副院长等教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首先,马俊杰副书记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莅临这次活动的陈忠实先生以及各位专家、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回忆了《白鹿原》出版之初自己作为一名读者阅读时的激动与兴奋,表达了自己对《白鹿原》的高度喜爱与赞赏。最后,马俊杰副书记传达了“愿文学之树常青,愿文学之光常明”的希冀,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接着,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我院知名校友管士光发言。他首先简要回顾了《白鹿原》创作和出版的历程,仿佛把我们带回到《白鹿原》刚问世时所引起的巨大轰动之中。随后,他向读者介绍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陈忠实先生之间的深厚友谊,并代表人民文学出版社由衷感谢陈忠实先生捐资建立“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

之后,本次庆典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在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陈忠实先生、王全安导演、夏广兴导演以及管士光先生一起走上台,共同为《〈白鹿原〉二十周年纪念版》、《〈白鹿原〉手稿限量珍藏版》丛书揭幕。


揭幕后,陈忠实先生致辞。淳朴的陕西口音立刻拉近了陈老与现场听众的距离。说起与人大的机缘,陈老感慨颇深:60年代初,他曾报考人大,因而对人大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接着,陈老讲述了自己在农村生活工作的经历以及当年创作《白鹿原》的情景。他回忆了1973年第一次与何启治先生见面并约定创作长篇小说的情景,表达了对人民文学出版社几代编辑的辛劳工作和读者至终不渝的支持的感激之情。“我最大的安慰不是评论界的言论,而是普通读者的认可”,并表示“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写作,带给读者更好的作品”。

随后,在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的主持下,何启治先生、夏广兴导演、王全安导演与陈忠实先生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何启治先生回忆了当初负责《白鹿原》编校工作的经过,赞扬了作家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对《白鹿原》的文学价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夏广兴导演与王全安导演共同探讨了《白鹿原》的改编过程,纷纷表示《白鹿原》打动了自己,激励了自己的创作。

夏广兴导演认为,《白鹿原》有我们要说的,《白鹿原》里面有值得我们要做的,《白鹿原》里面有值得我们永远颂扬的东西。他据此萌生了创作舞剧《白鹿原》的愿望。然而,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去表现出这个巨著里面所要表达的最深刻、最感人、最有冲击力的那一瞬间,这对舞剧工作者是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因此,剧组集体重上白鹿原,亲自体会黄土风、麦浪、牌楼以及古朴的民风,陈忠实先生也三番五次不辞辛苦地率领剧组切身感受那可爱的民风以及小说人物所思所行。

在王全安导演看来,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很微妙。多年来中国诸多知名导演为了将《白鹿原》搬上荧幕而努力,足以体现这部文学作品的魅力。由于图像与文字的表意方式不同,《白鹿原》成了他“最难拍的电影”。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他也深刻感受到了历史和真实。“这部小说最打动我的是书中所写的土地和人的关系。”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土地对我们是最重要的”;而对于电影制作人而言,传播中国文化是不容推卸的使命。他还特别感谢人民大学,因为他写剧本的时候在人大住了一个多月。

在交流互动环节,陈忠实先生针对 “作品中的陕西烙印”、“人物设计太完美的先生”、“青年学生应如何提升创作能力”、“小说里涉及到的情色描写”等问题作了精彩回应,博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先生最后说,在自己艺术感受、创作欲望最好的时刻写成了《白鹿原》,因而基本没有留下什么遗憾。他还对电影的改编给予了高度肯定,并给出“95”的高分。

最后,论坛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会场开始放映《白鹿原》拍摄纪录片。


会场座无虚席,场面异常火爆。人大学子对纯文学的热爱给各位来宾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与名家进行面对面探讨,近距离聆听陈忠实先生的言传身教,对理解《白鹿原》这部作品本身大有裨益。从中也可看出,我们人民大学学术氛围非常浓厚,相信这种氛围会一直延续下去。”我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李妮说。

                                                                 文:荆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