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6-09-26
来源:牛津大学圣贝内学院
2016年9月21日下午,英国牛津大学圣贝内学院院长werner g.jeanrond教授,在我院做了题为“诠释学与启示”(hermeneutics and revelation)的学术讲座。该讲座为我院“视界人文讲座”第十三期,由文学院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张靖博士主持,杨慧林教授、汪海副教授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jeanrond教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神学院师从美国著名神学家大卫·特雷西(david tracy)与法国思想家保罗·利科,现为当代西方知名的系统神学家,专注宗教诠释学。他以自己与著名宗教学家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奇妙相遇的生命经历开启讲座,引导大家追问:面对相同的文本,不同个体为何产生迥异的宗教体验。他将求解的目光投向宗教诠释的“视域”概念,主张“视域塑造了具体的诠释学期待、视角以及个体对宗教体验之物质境况的关注度”。
jeanrond教授随后检视了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macher)、奥托(rudolf otto)、伊利亚德及大卫·特雷西等人的宗教诠释学脉络,仔细考察了宗教解释行为中对“视域”的不同理解,强调宗教视域不仅根基于人类所身处的交互动态网络,更源于人类对他者乃至彻底他异性(radical otherness)的关注。
教授认为宗教经验意味着与超越性(transcendence)的相遇,而这必须借助一种诠释学的中介。通过细致比较卡尔·巴特(karl barth)与大卫·特雷西的诠释学理论,教授主张语言是一切人类诠释活动的必然本质,也是一切诠释学理论的根基,探讨何种诠释学理论适合解释宗教经验与文本。“启示”(revelation)是来自上帝的礼物与恩典(gift and grace),超越人类的主体意志。人类对“启示”的经验与接受,源于存在的具体情境,依赖作为中介的语言,始终是一种诠释学经验。
教授在最后部分围绕人类对启示的接受问题,从诠释的主体、对象、情境以及目的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讨论。在提问环节,他与诸位师生就诠释学的语言本质、宗教文本的诠释方法、启示的体验方式、解构主义的宗教诠释学理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撰稿:2016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