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7-06-23
来源:

    2017年6月16日下午,美国拉斐特学院(lafayette college)讲座教授、宗教学系主任埃瑞克·齐奥科斯基(eric ziolkowski)应邀访问我院,并作了题为“奥古斯丁《忏悔录》和克尔凯廓尔《重复》中的逃离和遁避:一个普遍母题的两种例证”(fleeing and escape in augustine’s confessions and kierkegaard’s repetition: two instantiations of a universal motif)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杨慧林教授主持,文学院张永清教授、王敦副教授、饶静博士、常培杰博士、张靖博士以及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齐奥科斯基教授首先谈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领袖和经典中都有关于逃离、遁避事例或主题的记载,进而从语源学角度说明各大宗教所探讨的“超越或超验性”(transcendence)一词也与逃避有关(拉丁动词词根是transcendere,trans-是“越过”,-scandere是“翻越”)。教授引用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提醒我们,人类对其自身存在以及这种存在的有限性的认识产生了对“超越”的渴望,一种与“逃避”有关的渴望。


接下来讲座探讨了可比性的基础,比较的进行并不依赖于直接的影响研究,齐奥科斯基教授援引了人类学家格尔茨“隐含的蜘蛛”(implied spider)这一比喻,阐明了不同时代、地域甚至文明背景中存在着的共通经验结构和生命体验,这种共通的经验结构既是基本的叙述原料,也构成了比较的基础。通过大量传记细节,可以看到两人都拥有不倦的写作激情,并试图逃离对其过渡管控的双亲之一。此外,奥古斯丁从家乡塔加斯特城抵达迦太基代表着堕落,而出逃迦太基走向罗马则预示着重生;同样,克尔凯廓尔从哥本哈根抵达柏林也具有类似意蕴。——心理与地理空间双重意义上的逃离构成了共通的经验结构,这种平行性不仅形成了比较的基础,也提供了一种基督救赎的讽寓视野。


以共通的经验结构为基础,讲座重点探讨了两人不同的逃离观念。对奥古斯汀而言,逃离意味着从肉身和俗世中解脱,从而与耶稣同在并获灵魂自由;但在克尔凯廓尔看来,逃离却是一种懦弱,人们无力承担真实基督教的严苛标准,于是不断地逃避危险、审判、苦难乃至罪恶;更为严重的逃离,则是从个体逃向了乌合之众。在克尔凯廓尔的罪性游荡与《忏悔录》向神意的回溯之间,存在着逃避真实的基督教与逃向信仰、恩典和基督之间的辩证对抗。最后,讲座又以《忏悔录》和《重复》中的具体论述深化了这一主题,奥古斯汀在迦太基的沉沦,康斯坦丁第二次抵达柏林剧院的经历,都可视作审美阶段的象征。不过,奥古斯汀最终在母亲的帮助下从美学的视野中逃离了,但康斯坦丁却从未从审美幻象中逃脱。


   整场讲座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将个体生命经验与思想阐释紧密融合,使得审美、伦理与宗教问题真正有机地串接了起来,极富启发意义。最后,杨慧林教授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了讲座的主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入思考,就审美、伦理与宗教三阶段而言,宗教阶段并不意味着结束,反而是道德主体的开端。就方法论意义而言,“隐含的蜘蛛”观念也得到了真正体现,拓展了比较研究的空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