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8-12-13
来源:

2018年11月29日下午,加拿大华语作家、编剧、加拿大中国笔会前会长曾晓文应我院之邀,与曾艳兵教授在人文楼二层会议室就“卡夫卡与华语文学”展开对话,来自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四十余名师生聆听了此次对谈。


对话伊始,曾艳兵教授首先指出,今天一切文学都与卡夫卡不无关系,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更是如此,曾晓文的短篇小说《卡夫卡式婚约》直接体现着华语作家对卡夫卡及其作品的接受。针对曾艳兵老师关于文学创作与世界文学之关系的发问,曾晓文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阅读体验谈起,回顾了她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西方文学尤其是俄苏文学的兴趣和关注。她谈到,自己的创作中很多内容都可以追溯到俄苏文学,与生俱来的悲剧感使她钟爱普希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而契诃夫、屠格涅夫以及艾特马托夫等作家则教她学会观察,并善于将事件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来。除此之外,曾晓文还肯定了海明威、乔伊斯、卡夫卡对她创作的深远影响。

在曾晓文看来,卡夫卡是“白日的保险员,夜晚的写作者”,而她自己则是“白日的it人,夜晚的写作者”。作为一名业余作家,虽然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创作,但她认为自己至少可以像卡夫卡一样,不为生存而写作,不为商业而写作。曾晓文将卡夫卡视为“文学界的梵·高”,尽管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内心意识,但他们在精神和灵魂上是相近相通的。


对话涉及到卡夫卡的宗教问题时,曾晓文向曾艳兵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由于家庭信犹太教的原因,卡夫卡在宗教上是否有一种很错位的感觉?面对这一问题,曾艳兵老师解释道,卡夫卡对犹太教是有看法的,但他也没有明确表示自己完全不信教,他对激进的犹太复国主义也不太赞同,而对基督教有一定的认同感。卡夫卡把文学看得很重,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他把文学看作是自己的宗教。卡夫卡曾说:“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大海的利斧。”“写作是一种祈祷方式。”实际上他就把文学当作信仰来看了。曾晓文表示自己在这一点上很有认同感,虽然不能说文学是她的宗教,但文学对她来说是“一种融入血液的存在,是一种生存姿态。”

正是基于对“文学圣徒”卡夫卡的崇拜与热爱,曾晓文亲赴布拉格寻觅卡夫卡的痕迹。参观“黄金巷22号”之后,她写下了游记《寻找卡夫卡》和《布拉格的爱与神秘》,而卡夫卡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城堡》中所呈现的“卡夫卡式怪圈”则成为她创作《卡夫卡式婚约》的灵感来源。曾艳兵教授对此强调,卡夫卡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在于他总是将人置于“悖论”之中,要理解卡夫卡就得尽可能地进入“悖论”中去,曾晓文的《卡夫卡式婚约》也是“悖论”的产物,并且悖谬式的成分还可以更多一些。


论及作家生活经历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时,曾晓文表示,海外生活不仅直接促使她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也决定了她作品的题材和书写风格。作为新大陆的新移民,曾晓文赴美之初亟需跨越语言障碍、适应文化环境,经历过一段非常挣扎的时期,是文学如命运青藤般带她爬出精神低谷,短篇小说《网人》的获奖和长篇小说《梦断德克萨斯》的出版令她重新发现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充分了解多元文化的魅力之后,曾晓文在写作中更多地关注中西文化的融合,而较少体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如《移民岁月》和《重瓣女人花》等作品着力体现不同族裔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的友谊。


对话结束后,曾晓文与现场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涉及《卡夫卡式婚约》的创作细节、it技术与文学写作的关联与区别、纳博科夫作品的心理描写等方面,曾晓文对这些问题一一认真作答,还将她的最新译著《绿山墙的安妮》赠予曾艳兵教授和提问学生。


最后,曾艳兵教授对曾晓文表示感谢。曾晓文的作品让我们在“卡夫卡式写作”“卡夫卡式审判”“卡夫卡式遗嘱”等一系列“卡夫卡式”基础上,对“卡夫卡式婚约”也作了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卡夫卡是说不尽的,也许还有更多“卡夫卡式”有待发现和寻找。“卡夫卡”这位伟大的作家就像“敞开的书本”,随时等待读者来翻阅和研究,而“卡夫卡的书本”则像“敞开的法门”,迎接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学朝圣者。

文字:王晓林

摄影:王晓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