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2-03-21
来源:对外交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曹先生以一首描写南洋土生华人先民们的诗作为讲座的开场:“……/我们不是归人/也不是过客/我们是第三类接触/我们是守信的候鸟/追着东北季风而来/逐着西南季风而逝。”由此引出对峇峇文化和峇峇语的介绍。
据曹先生介绍,峇峇语是一种通行于星马地区土生华人间的语言。这些土生华人的祖先于十五世纪时,由闽南一带出发来到马六甲地区。由于多半都是青年男子只身前往,他们在当地住下后就和所在地的南岛语系的马来人通婚,其后代子孙——男的称作baba,女的则称作nyonya。为沟通需要,发展出闽南语与当地通用的市场马来语的混合语。
随后,曹先生根据其以往的田野调查,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峇峇语与闽南语、马来语/印尼语的语言特征上的异同点。他指出,在语音方面,峇峇语和闽南语相似,均缺少[f]、[v]两个擦音,而且闽南语的双音节限制似乎对峇峇语在词语选择上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在构词方面,峇峇语加缀构词的使用并不像马来语那样频繁,且在带有量词的名词词组内,峇峇语量化名词的结构与闽南语相似,即不用前缀se-,而用数词satu;在词汇方面,峇峇语有不少保留闽南文化的复合词以及亲属称谓系统;在句法方面,这种语的存在动词[ada]和闽南语存在动词[u7]用法几乎全部相对应,给予动词[hoo7]-[kasi]的用法分布也完全吻合。
最后,曹先生提出,虽然学术界对于峇峇语是马来语的方言或是克里奥尔语的观点莫衷一是,但通过以上的分析,若将峇峇语视为马来语的其中的一个方言则忽略了闽南语对其的影响。相比一般的马来方言,峇峇语更具有克里奥尔语的特色。
曹先生早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获得语言学博士,曾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香港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2012年从台湾清华大学荣誉退休。曾任台湾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台湾清华大学人社院院长(兼)、台湾英语文教学研究学会理事长、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所长,目前仍然担任《英语教学》总编辑、《华语文教学研究》总编辑等职务。正因为先生兼通闽南语和英语,因而其讲座深入浅出、生动幽默,让在场的师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了baba malay的性质与来源。语言接触和语言影响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峇峇语的研究报告对语言关系、语言演变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文:白杨 凡恒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