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4-10-24
来源:中国现当代文学
10月22日下午,著名作家宁肯新作《三个三重奏》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作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参加研讨会的有原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雷达、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人民文学》总编施战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贺绍俊、文艺评论家解玺璋等知名学者和评论员,我院孙郁院长、我院客座教授黄子平、我院杨联芬、张永清、陈奇佳、陈阳、杨庆祥、王敦等老师也参加了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由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升山主持。
座谈会初始便直入主题,原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雷达首先指出《三个三重奏》这个题目的复调性质,使他联想到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作品以三个不同社会地位、不同阶层主人公为线索相交错,展现了其三重奏的性质。他还提到作品中心理描述的细腻,宁肯从日常人物、两性的视角切入,显示了其心理叙述的独特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贺绍俊则指出《三个三重奏》的主要特色,分别是80年代情结、神秘主义倾向和政治情怀,他认为这部作品的主题是情欲与政治欲望的互文。他注意到了作品的文体问题,作者在有意识地进行文体革命,尝试将他对世界的发现与作品的文体融为一体。
随后,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发言,不同于已有的关于《三个三重奏》官场小说、政治小说的认识,陈晓明教授认为《三个三重奏》实际上是一篇哲学小说。在他看来,中国当代小说缺少西方小说极为重要的三个要素:哲学、宗教和政治,而宁肯有意识地在中国语境中做出这种挑战。陈晓明教授认为宁肯的作品体现了“寂静中的共响”这一哲学概念,认为其对于“寂静的瞬间”的把握十分到位,因为“寂静”所以也 “孤独”,在陈晓明教授看来,这是作品的主题。此外,《三个三重奏》也探讨了权力与肉欲的问题,它们交织着产生变奏。与此同时,他对贺绍俊研究员提出的“神秘主义”问题并不十分认同,认为正是“寂静”而体现的个人面对内心的孤独感使读者产生了这样的阅读体会。陈晓明教授也指出了《三个三重奏》的不足之处,他认为宁肯在进行身体写作时过于激进和着急。
接着,我院客座教授黄子平也提出了自己对作品的见解。他直言“不喜欢现实主义的部分,喜欢非现实主义的部分”。在他看来作品中现实主义部分的描写思想性过于泛滥,“人物端着架子说话”,不够贴合。而非现实主义部分,作者的笔墨得以自如,例如作品中审讯的场面如同行为艺术作品。而后他还补充道,在他看来“非现实主义”部分如此成功的原因在于作者让“政治为文艺服务”。黄子平教授还提出,宁肯在叙述中派出了很重要的一点——恐惧,削弱了死亡的分量。
《人民文学》总编施战军接着黄子平教授提及的“恐惧”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作者正是通过对恐惧感没有意识的意识来掩盖恐惧,强调出笼罩在恐惧中的命运的不可捕捉。此外,他对《三个三重奏》中的注释很感兴趣,在他看来,其中的注释是一种新的说历史的方式,作者甚至懒得将它们变成艺术的表达而是直接提炼出筋骨,注释是开放的,展现出有辐射感的历史,而与此形成有趣对应的是:正文一直憋在密室中,我们只能在正文中触摸到今天,而这个今天是具有表演性的、无意义的。
我院杨庆祥副教授认同施战军的观点,他认为作品从头到尾充斥着来自于日常生活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正因为“死不了”。他指出《三个三重奏》虽然写日常的权力故事,但却以独特方式超越原题材成为复杂的小说,这一点作者通过形式的变革来达到。“三重奏”的形式实际上表现了“空”,在庄严感背后,在“空”中找到了作品的古代性格。杨庆祥还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在缺少西方哲学、宗教、美学资源之下,当代小说家的写作资源在于历史,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作家们意图与历史同构,却往往被历史吞噬。
此外,杨联芬教授从三重奏的交织谈三条线索对话的不充分,张永清教授认为脚注是“伪注”,陈奇佳教授从形式的技术化、陈阳副教授从电影学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还有许多学者和老师做出了精彩的发言。
最后,《三个三重奏》的作者宁肯认为本次作品研讨会于他而言是在孤独的写作之后同大家共享,是一次巨大的释放,同时他也认为在众生喧哗之后回到写作的巨大的孤独也同样重要。
至此,宁肯作品研讨会圆满结束。
宁肯:1959年生于北京,北京作协签约作家,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诗歌作品,1984-1986在西藏生活工作,有关西藏的系列散文使其成为“新散文”创作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蒙面之城》2000年获“全球中文网络最佳小说奖”,2001年获“《当代》文学接力赛”总冠军,2002年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现为《十月》杂志副主编。
文:文学院学生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