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尊龙最新版
发布时间:2011-01-22
来源:文学院文艺思潮研究所
1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所主办的“著名作家进人大”系列活动之二“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俊杰教授、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文学院程光炜教授、姚丹副教授、杨庆祥博士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近10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作家阎连科主持。
马俊杰教授代表学校热烈欢迎贾平凹先生的研讨会如期在人大召开,并向贾平凹先生赠送了人大校徽。
与会者高度评价了贾平凹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新成就,肯定了其倾心打造的新作《古炉》的文学价值与突破性意义。孙郁教授从贾平凹与孙犁、汪曾祺等前辈作家的文风异同出发,分析了贾平凹文风的独创性。程光炜教授则结合学界对贾平凹小说的研究现状谈到贾平凹小说好看但不好评论;同时,程光炜教授还从自我的情感体验与“文革”记忆出发,指出当代文学处理的“文革”多是城市层面上的“文革”,但是《古炉》处理的是一个乡村的“文革”,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作家阎连科认为很多评论家注意到贾平凹小说中现实主义、古典性的因素,但是都忽视了其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现代性的东西。姚丹副教授指出新时期以来关于“文革”的叙述呈现为多样化的样态,但《古炉》却以农村的日常状态、农村的生活来写“文革”,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杨庆祥博士指出《古炉》实际上是在写一个非现代意义上的故事,是一种非时间性的写作,在时代巨大的变化面前,把生活中的不动固定了下来。因此,贾平凹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古典写作者”,作家多是用一种同情的眼光、一种很平实的视角来描写人物,所以每个人物都写得非常鲜活、富于人性。杨晓帆则指出,《古炉》中的“文革书写”不仅是历史时间上的写作,而且“古炉”也是中国本身的隐喻。与伤痕小说中知识分子式的“文革记忆”相比,空间上的底层“文革叙事”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
贾平凹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与批评家进行了互动。他谈到,“文革”是他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但是经过了五十多年后对“文革”有了全新的认识。“文革”在《古炉》中只是一种背景,虽然“文革”是从上层爆发,但由于自己不了解上层,所以只好从低层写起。《古炉》大量写了人与人的仇恨,因为“文革”就是人性恶的一种总爆发。同时,贾平凹还谈到,为了确保人物的鲜活生动,所以不想把故事性写得太强,写作时总是尽量要去呈现生活,写大量的细节。在历史价值评判上,他认为自己不太喜欢在文学中作历史判断,主要致力于呈现人物的实际生活状态,从而把道德价值评判隐含其中。最后他感谢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这么一次有深度有价值的研讨会,并祝愿“著名作家进人大”系列活动越办越好。
图: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