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作家》杂志社、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从鲁迅到莫言”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驻京高校的专家学者、各大报社的记者共50多人出席了会议。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童庆炳以及阿拉伯文莫言作品的翻译者哈赛宁等给会议发来了贺词,童庆炳教授作为莫言的硕士生导师,祝贺莫言成功建构了高密东北乡的文学王国。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长江学者高旭东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首先致辞,他欢迎来自现当代文学、美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来人大以学术论坛的形式展开讨论。这次莫言获奖可能每个人观点不一样,但无论如何,在中国和世界影响非常大,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可以把大家一起聚到一起,让大家有一个充分而坦率的讨论平台,他觉得这种论坛式的会议形式非常好,希望能够继续下去。《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在致辞中说,1985年第2期的《中国作家》刊发了莫言的一个中篇《透明的红萝卜》,虽然之前他发表过一些小说,但不足以像这篇小说一样影响深远,他是靠这个中篇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得知莫言获奖后,《中国作家》的同仁十分高兴,于是在第一时间提出了标语性的口号:诺贝尔文学奖的摇篮——《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中国文学界精神大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从鲁迅先生写出“怒其不幸哀其不争”的阿q,写祥林嫂、孔乙己这样卑贱、愚钝、麻木的中国人形象,到现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风风雨雨的一百年的文学历程,那么今后的文学怎么样?他希望各位到会的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迸发出灿烂的智慧火花。
会议上多位学者进行了思想的碰撞,孙郁、刘洪涛、张志忠、马海良、阎纯德、肖鹰、赵白生、车槿山、萧立军、蒋原伦、李怡、周玉宁、曾艳兵、赵勇等就莫言的创作与现代文学传统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学的发展现状谈了各自的观点,使会议充满了浓郁的学术气味。